Once Upon A Day 9 - 香港街名

昨晚坐巴士去第一城時,經過一條街叫「插桅杆街」,就在想甚麼是「插桅杆」呢?不知道,於是看看英文名,猜想會不會是由英文翻譯過來-Chap Wai Kon Street-似乎不是,實在毫無頭緒,所以又去找Google大神問了一番,過程中發現原來香港有不少令人難以理解的街名,所以就想研究一下,順便拿來做今天的主題,哈哈!

香港所有公共和私家街道加起來總共超過4000條,當中大部份都有名稱,而少部份卻從來都沒有名字。香港沒有特定的街道命名法則,任何個別人士或機構都可以提出建議,然後由地政總署審批,不過綜觀現況,香港的街名大致都以人名、地名、行業和動植物名來命名,當中以人名命名的,大多數都是當年英治時期的英國皇室貴族或官員名稱,例如域多利皇后街、安達臣道、堅尼地道等。有些街道是先有英文名,而後翻譯成中文,有些則是相反,但無論如何翻譯總難免出錯,結果成就了現在不少的可愛的街名。

要數最讓人混淆的街名,必定是「Fir Street」和「Pine Street」,它們的官方翻譯分別是「松樹街」和「杉樹街」,有沒有感到違和?沒錯!它們的中文名對調了,正確的翻譯Fir Street應該是杉樹街,Pine Street才是松樹街,不過大家似乎習慣了,似乎就沒有要改回去的意思。

另一個超錯的街名-Rednaxela Terrace,驟眼看沒有問題吧?中文按譯音寫成「列拿士地台」也是很正確的,但原來這街名本應是「Alexander Terrace」,不知道是如何出錯才會把Alexander看成Rednaxela,或許是習慣了中文由右至左的閱讀方向?

其他還有林林種種的可愛街名,上面兩個例子我也是從這兩篇文章看到的,感覺長知識了!

言歸正傳,「插桅杆街」的由來沿自於附近的一條客家村-插桅杆村,當年村民看出海面,會見到大小帆桿飄揚,因此取村名為「插桅桿村」,所以看不懂街名的我,純粹是中文差而且,幸好我不會為街名作翻譯,不然一定會有更多笑話。

(首尾呼應,滿分!)

Once Upon A Day: The challenge to write one thing I learned for the day.